任摩逊

任正非的父亲:任摩逊

1910年11月16日,在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的任家村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任摩逊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任木生,字摩逊。

任摩逊的父亲叫任三和,是县里有名的大师傅,拿手的就是做金华火腿这门技术,所以尽管家里孩子众多,但都养得活,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不少邻居都眼馋得很。

转眼间,已经到了任摩逊该上学的年纪,可是家里都是手艺人,父母都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不如的学点手艺将来好安家立业,家里的哥哥姐姐们都是这样。

可年幼的任摩逊却不这样认为,他在那个年纪就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他一再坚持上学,最后父母也就同意了。

年少的任摩逊靠着勤奋好学的本质让他的父母看到了他的成功。因为他被北平民大的经济系录取了,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他以为自己可以安安稳稳地读完大学,然后为祖国献出力量或者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结果天不遂人愿,在任摩逊大三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不得已之下,任摩逊只好离开北平回到了老家浙江。

回家之后的任摩逊很快从双亲离世的悲苦中清醒过来,在朋友推荐之下,他到了浙江的一所学习里教书,初为人师的种种感觉只有他自己明白,而这段教师经历也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但是平静还未驻扎许久,就又被另一种危机打破了。抗战爆发了,在同乡的介绍下,任摩逊到了广州的军工厂担任会计一职。

跟随工厂不断地迁移,这种居无定所的日子让任摩逊觉得有些许疲惫,当他来到贵州后,他决定在这里开始自己的教育事业,他选择这份事业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明白,“知识就是力量,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学习知识”。

在任摩逊34岁的时候,他在贵州遇到了农家女孩程远昭,并很快与她结为夫妻,那一年她17岁,同年10月,他们两个人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母亲常唤他的小名“非非”,这个孩子就是将来创立华为的任正非。

在贵州,任摩逊先后在黔江、镇远、关岭、豫章等中学任教,桃李无数,后又升任为校长。然而校长的工资着实有限,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全家两张大嘴、七张小嘴都要靠他们二人的工资来养活,日子窘迫。

尽管环境如此贫苦,孩子们仍旧在乐观好学,任正非不负众望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面对着身边同学一个个为了让家里条件改善而放弃上大学的行为,任正非也动摇了。

可他的父亲却对他说:“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这句话被任正非记在了心里,所以大学期间勤奋刻苦,收获颇丰。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这句话被完完整整地体现在了任摩逊一家里。

虽然家里的其他孩子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继续上学,但他们都长成了正直的人,他们团结互爱,成为了真正的兄弟姐妹。在任正非结婚时,兄弟姐妹们将凑的钱连同对哥哥的那份祝愿,一同送了过去。

在任正非最困难的时候,也是父亲给了他最大的帮助。那时候的任正非因为公司问题负债累累、婚姻破裂,只好跟自己的亲人们蜗居在一起。任摩逊为了帮他渡过难关,只能去买菜市场里最后没人买的便宜菜,吃的鱼虾也都是死鱼死虾。

而他这样子只是为了帮儿子攒点钱,让他能有翻身的机会。万般无奈下,任正非创立了华为公司,也正是这家公司,让任正非东山再起,名声大噪。而这背后离不开父亲的支持和家庭的帮扶。

伤痕总会愈合,历史的伤痛也被治愈。任摩逊也终于再次被分配了工作,虽然他从校长变成了一名教师,可他仍旧兢兢业业,努力教学,无数孩子因为这样的好老师而改变命运。

直到1984年,75岁的任摩逊才从岗位上退休。1995年,任摩逊与世长辞,享年85岁。

任摩逊经常说一句话 “面子是给狗吃的!” 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任正非的处世准则,使得他一直专注于技术与实力,而不是面子上的虚荣。

任摩逊的后半生都很清贫,但他最大的财富就是养育的七个团结的儿女和受他影响就此改写命运的学生。他们每一个都在努力的、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做着贡献,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是他们对任摩逊先生最好的交代。

@taomics20 #PepsiApplePieChallenge ♬ FEEL THE GROOVE – Queens Road, Fabian Graetz
Share Interest